读懂青少年|孩子天天离不开电子产品,怎么办?
2023-06-28

读懂青少年_0002_青少年8.jpg

点击此处跳转观看完整视频


青少年怎么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科学健康观?

孩子不爱看书爱看电视,怎么办?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本期《读懂青少年》节目

专访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军

告诉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秘籍”


(一)

青少年如何提升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

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

并运用这些信息

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马军认为

青少年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

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获取更多的健康知识

二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

三是学会基本的健康技能

至于如何获取健康知识

马军说

青少年应通过

网络、书本和各种活动等等来获取

并希望孩子能准确掌握、理解


(二)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健康观?

对青少年做健康教育

马军认为

学校是一个最重要的场所

因为这里有教育资源、有基础设施

而且最重要的是

“老师是学生最信任的人”

他们教授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会学习、照做或模仿

他介绍

健康教育已成很多师范学校的一门必修课

教师了解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

可以更好地关怀和引导

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将健康知识融入教学每一个环节

能推进青少年健康意识

向健康行为转变

帮助青少年树立主动健康观


(三)

家长的“榜样力量”有多强?

“父母的言语行为是潜移默化的一种影响”

马军认为

在家庭中

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

他举例说

有些孩子不爱读书爱看电视

其实是父母培养的

因为在孩子的生活空间里

总是围绕着电视声

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认为看电视

是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他并没有看到父母读书学习的场景

他也就不认为读书学习

是每天应该做的事情”

马军提醒

父母应以身作则

在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等方面

为孩子树立榜样

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拥有强健的体魄

阳光的心态


4月25日起,为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支持,高端对话节目《读懂青少年》重磅上线,节目由新华网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北京读懂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会共同出品,围绕“读懂新时代青少年成长与发展”主题共推出20期。旨在通过高端访谈对话政界、学界、企业界等知名人士,集聚智慧凝聚力量,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深入探讨和解读,打造全方位解析和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高端对话,提升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赵雅晴 于子茹)


(责任编辑 赵雅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