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基金会工作总结
2022-01-31

2021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在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会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基金会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各项管理规定,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发展,紧密围绕章程,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聚焦“读懂中国”这一主线开展工作,规范流程,加强项目管理,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建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党的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我基金会严格遵照北京市民政局、文化教育领域第一联合党委、第三流动党支部和中科院国创会党支部的要求,深入学习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党史学习铭记百年芳华,社会治理展现青年风采”——“伙伴计划”系列活动、“百问百答党史大比拼”活动、“百地百景薪火相传行”打卡红色地标活动,“植树活动”、“学习航空史,建功新时代”、“红色观影忆初心,砥砺奋进正当时”党史学习等专题党日活动,使党建融合业务,让党建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学习,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金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业务工作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不断增强抓党建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党建实效去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以评促建,规范内部运营

基金会自2018年11月成立至2021年初经历两个完整业务年度,根据相关要求,我基金会今年需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且评级等级要3A及以上,方能取得2020年度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才能正常运营。在会领导的支持下,基金会秘书处组织动员全体人员开展迎评工作。经过紧张的准备,各部门人员全力配合,9月9日专家组实地评估圆满完成,基金会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得到4A等级评定。

(一)理清迎评思路,明确工作目标

评估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提高基金会的公信力和诚信度,加强基金会自律建设。为了高质量完成评估准备工作,基金会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工作思路,多次召开秘书长办公会,统一认识,明确了评估工作对基金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基金会当前的运行状况,专门研读了《民政部关于推进民间组织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对评估准备工作做了整体部署,并报国创会秘书长办公会成立筹备小组和制定了初步的工作预案。

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评估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6月,基金会专门召开了迎接评估工作动员培训会,向相关人员公布了迎接评估工作的注意事项。会上重点解读了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操作办法,并对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进行了部署。在进一步强调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础上,细化了“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党的建设、工作效绩,遵章守规、社会评价”六方面的迎评标准;强调了专业化、特色化的基金会特点和工作风格;并根据评估方案,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工作计划。同时指出,一定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将重心放到迎接评估工作上来。这次动员培训会,使大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评估工作不仅仅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一次检查,更是自我学习过程,提升自我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使大家明确了评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了工作的流程,消除了一些顾虑,从而调动了大家主动参加评估准备工作的积极性。

(二)组织学习培训,把握评估标准

为了深入了解评估工作、积累相关经验,秘书长带队两次向实际经过评估的兄弟单位现场学习取经,并就评估相关事项进行沟通,专业人员对口进行了交流观摩。

基金会办公室多次参加民政局和联合党委举办的培训活动,并向相关工作人员咨询评估相关事宜。

财务工作是评估中的重要方面。为了规范迎评,基金会对两年的财务收支进行了梳理,对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进行了完善。

(三)按照规定要求,充实完善资料

评估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秘书处进一步细化了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指标,由基金会办公室统筹整个评估工作,通过对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口工作,改版网站,整理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等,促进了基金会运营科学管理规范。

为了使大家全面、系统、准确理解评估标准,基金会办公室对评估指标进行了逐条研究、探讨。在统一认识基础上,筹备小组思想重视,积极性高,行动迅速,自觉认真做好自评和申报准备工作。一是及时汇总情况,认真准备申报材料。为了迎接评估,基金会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精心准备,做到专业化、标准化运做;二是认真进行自评。按照《评估方案》的安排,8月份,基金会对照《基金会评估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进行自评,并征求理事、监事、党支部、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业务主管单位等意见;三是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逐一进行梳理解决,加以落实,形成边整边改的良好局面。

(四)迎评促进管理,工作再显成效

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也收获了不少,使基金会的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迎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基金会的自律建设,规范了管理。主要表现在:

一是评估准备工作对工作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与压力,但同时也是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在评估准备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问题和困难,大家一起努力,寻求解决方法,也增加了基金会的凝聚力。

二是强化了自律和规范意识。评估前对自身缺乏全面认识,自以为工作做得不错,活动开展得好,组织也规范。通过参加评估,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欠,找到了差距。认识到,评估指标体系是个导向,标准具体,使基金会进一步明确了上级要求,从而树立了自律和规范意识,明确了发展方向。

三是提高了工作认识和水平。对照评估要求健全了项目运作模式,加强了组织建设;及时充实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了基金会的管理水平。因此,评估工作已经不单纯是监督方式,更重要的是自我学习的手段。评估工作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促进了基金会对于自身状况的整体把握,使基金会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自觉接受管理。

三、规范项目运作,促进健康发展

本年度,基金会为持续推动“读懂中国”相关公益事业,深入开展公益领域的业务探索,共设立2个项目4个课题研究,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各项目和课题在各自领域精耕细作、亮点频现。

一是第六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建党百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第六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视频致辞,来自全球各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数百位杰出代表齐聚羊城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在会议筹备期,从嘉宾邀请到疫情安保,从综合协调到媒体报道,基金会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投入到整场会议的筹备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新时期应对美对华“脱钩”兵棋推演的战略研究课题。本课题重点研究目前美国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在酝酿的十大“脱钩”举措,见招拆招地分析这些“脱钩”政策对双方的利弊得失以及我方的应对措施等问题,形成《新时期应对美对华“脱钩”兵棋推演分析》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在“脱钩”课题的执行过程中,使得基金会意识到必须建立完善基金会的课题管理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资金使用标准,达到基金会评估要求。今年4月份基金会制定了《课题管理办法》、《项目(课题)资金使用标准》,做到基金会的项目和课题执行均有据可查。

三是继续从经济、网信、文化等方向设立课题研究,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海内外人士和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创新与发展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四、规范财务管理,做好保值增值工作

今年,借基金会评估契机,财务人员也系统地梳理了财务工作,涉及会计核算、收入与支出管理、财务报表编制、投资管理、内部审查等方面内容,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基金会2021年共接受两家企业的捐赠,分别是广州市璟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捐赠资金共计200万元人民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捐赠方多样化的目标。通过梳理,预计今年基金会慈善活动支出占上年末净资产的44%,管理费支出占当年总支出的11%,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支出比例均符合《财政部 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7号)的相关规定。

基金会的保值增值工作也是保证基金会财务管理运作的独立性、增强发展有序性的重要体现,根据《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在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时,应当谨慎选择,购买与本组织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因基金会资金体量小,也无专职投资人才,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性,今年在之前的基础上,购买一百万元的“21北京债35”,该地方债为3年期,年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及国债利息,具有收益稳健的特点。今年基金会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3.25万元。

五、存在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2021年,基金会的工作在会领导和基金会秘书长的带领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评估取得4A等级的好成绩,基金会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基金会项目运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缺少专业项目人员,无法更好的设计项目并加以执行,对于项目和课题的执行成果的约束力不够,对其成果把控不足。

项目支出不够多样化,因课题项目多,故支出劳务费占比较其他支出高,从基金会长远发展来说还应控制各项支出比例,一是通过优质项目设计吸引公益资金,加强与兄弟基金会沟通合作,寻找共同点合作项目;二是与各项目组对接,严格预算管理。

基金会造血功能不足,筹资能力弱,反应在:基金会理事会资源还未充分利用,缺乏有深度、造血型的公益项目,筹资方式创新不足、缺少专职人员等。

当前,我基金会正处于一个规范、充实、提高的新时期,我们应该积极面对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进取,为基金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