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如何激发青少年的自信和潜力?
家长怎么做好新家庭教育?
本期《读懂青少年》节目专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家庭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建翔
一起探讨如何做孩子需要的家庭教育
壹
“新家庭教育”是什么
陈建翔介绍
所谓“新家庭教育”
就是重新恢复和阐释家庭教育应有的
地位、使命、目标、方法
避免“唯学校是从”
“新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庭教养
它主要倡导的就是
每个人都有无比深远的天赋
家长和孩子应当成为家庭成长的主人
要尊重家庭教养的规律
贰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陈建翔认为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家庭教养
家庭教养是整个家庭
所有成员交互影响的过程
它还包括家庭传承
家庭环境、家庭文化等无形的影响
家庭教养对于
人性成长、人格和谐发展最重要
他建议家长
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自发学习行为
因为这里面可能隐藏着孩子的最大天赋
叁
用“不比较的教育”引导孩子成长
在陈建翔看来
教育可以分为“如水的教育”和“如漆的教育”
如水的教育不增加任何东西
只是复原孩子的心性
恢复他本来就有的才华和天赋
至于什么是“如漆的教育”
陈建翔打了一个比喻
“漆并不是事物本来就有的
而是从外面一层一层涂抹上的
完全掩盖了事物本来的面貌”
他认为这种如漆的教育
对我们实现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
也是有用的,但要依从于如水的教育
陈建翔表示
两种教育要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合力
“我们要坚信孩子生命内部
有一个非常深远的自己和他本来已经有的东西
教育只不过顺势把它引导出来”
陈建翔还提到“超越的教育”
他指出在这种教育里
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把每个人自己独到的
优势、天赋、才华发挥出来
不去跟别人比较
就是通过自己独到的特点的显现
来证明自己
为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支持,4月25日起,高端对话节目《读懂青少年》重磅上线,节目由新华网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北京读懂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会共同出品,围绕“读懂新时代青少年成长与发展”主题共推出20期。旨在通过高端访谈对话政界、学界、企业界等知名人士,集聚智慧凝聚力量,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深入探讨和解读,打造全方位解析和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高端对话,提升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华网:权敬 于子茹 崔晨晨)